ABOUT ME

Today
Yesterday
Total
  • 贺普仁国医大师-贺氏三通法之套穴
    中医学/针灸推拿 2021. 3. 16. 16:25

    贺氏三通法之套穴

     

    【小扶正】

    穴位组成: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功用:一切扶正治疗的基础方。疏肝、健脾、理气,主要用于实证、热证。

     

    【脐4】

    穴位组成:中脘、天枢、气海。

    功用:调血、养血、补气。

     

    【大扶正】

    穴位组成: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中脘、天枢、气海。

    功用:疏肝、健脾、理气、养血。主要用于虚证、寒证。

     

    【肾8】

    穴位组成:肾俞、气海俞、大肠俞、中空。

    功用:补肾、补益先天。

     

    【完全大扶正】

    穴位组成: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中脘、天枢、气海、肾俞、大肠俞、中空。

    功用:疏肝、健脾、理气、养血、益肾。先天之精、后天之本同时调补。

     

    【18好】

    穴位组成: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中脘、天枢、气海、四满、水道。

    功用:调治各种男科、妇科、泌尿系统疾病。

     

    【痛10】

    穴位组成:肾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

    功用:主要用于治疗痛经、不孕、骶骨病变。

     

    【18通】

    穴位组成: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中脘、天枢、气海、上巨虚、下巨虚。

    功用:治疗各种大便病变。

     

    【头8】

    穴位组成:四神聪、本神、攒竹。

    功用:醒脑开窍、安神定志。

     

    【降压套穴】【偏瘫套穴】

    穴位组成:四神聪、本神、攒竹、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照海、太冲。

    功用:平肝潜阳,舒经活络。主要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偏瘫等证。

     

    【咳喘10】

    穴位组成:大杼、风门、肺俞、肩井、风池。

    功用:提振肺气,治疗各类呼吸系统疾病。

     

    【脑12】

    穴位组成:百会、哑门、大椎、心俞、譩譆、肾俞、腰奇(长强)、照海。

    功用:醒脑开窍,熄风镇痉,治疗各种脑病、精神类疾病、智障等。

     

    【大长对刺】

    成人采用脑12治疗时,大椎、长强需用三寸以上针对刺,大椎针尖向下,长强针尖向上斜刺。

     

    【透穴】

    内透:内关透郄门,专治各种心脏疾病。

    丘透:丘墟透照海,治疗各种肝胆疾病。

    丝透:丝竹空透率谷,专治偏头痛。

    地透:地仓透颊车,专治面瘫。

    蠡透:蠡沟透中都,专治输尿管结石。

     

    【鼻5】

    穴位组成:迎香、上迎香(鼻通)、印堂。

    功用:治疗各种鼻病。

     

    【背五1】

    穴位组成:大椎、心俞、脾俞。

    功用:清热、解毒。解上焦之热。

     

    【背五2】

    穴位组成:大椎、心俞、肝俞。

    功用:清热、解毒,平肝潜阳。

     

    【背五3】

    穴位组成:大椎、肝俞、胃俞。

    功用:清热解毒,降逆和胃。

     

    【耳4】

    穴位组成:耳门、听宫、听会、翳风。

    功用:耳朵疾患,耳鸣、耳聋、眩晕等。

     

    【肩4】

    穴位组成:肩髃、肩髎和肩关节前侧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阳肺经之间的阿是穴、臂臑等4穴组合。

    功用:主治肩部病变,肩周炎、偏瘫等。

     

    【胛6】

    穴位组成:背部肩胛缝隙两个半圆的弧线上的阿是穴,左右各三针。

    功用:背痛,劳损,寒痹。

     

    【椎8】

    穴位组成:风池、天柱和天柱下方的两个阿是穴。

    功用:颈椎病变。

     

    【颈6】

    穴位组成:颈动脉与喉结之间的狭长地带,左右各三针。

    功用:治疗甲状腺病变、淋巴病变、咽喉病变。

     

    【环中至昆仑】

    穴位组成:环中、承扶、殷门、风市、委中、承山、绝骨、三阴交、昆仑。

    功用:腰腿痛,痿证。

     

    【火点督】

    穴位组成:火针点刺督脉。

    功用:振奋阳气,补脑填髓。

     

    【大扶正改内关】

    穴位组成: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内关、中脘、天枢、气海。

    功用:治疗各种胃脘病。

     

    【大扶正加内关】

    穴位组成:曲池、合谷、内关、足三里、中脘、天枢、气海、三阴交、太冲。

    功用:胃脘病变同时又有肠道症状。

     

    【小扶正改内透神门】

    穴位组成:四神聪、本神、攒竹、双内透、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功用:安神定志,不寐。

     

    【带2】

    穴位组成:带脉、阿是穴(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带3、带4、带5等)。

    功用:瘦身、两胁病变。

     

    【三大俞】

    穴位组成:肾俞、脾俞、膈俞。

    功用:调整血糖。

     

    【软坚灸】

    穴位组成:曲池、合谷、照海,灸痞根。

    功用:治疗占位性病变。

     

    【火五】

    穴位组成:火针点刺腹部5条线(经)。任脉,肾经、足阳明胃经。

    功用:治疗男科、妇科、肠道、泌尿系统重症。

     

    【火后毫】

    贺氏针灸三通法的一种治疗顽症的针法,先火针,后毫针。

     

Designed by T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