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
中华当代名中医经验方之‘于慎中’中医学/临床 2021. 4. 21. 21:36
于慎中 于慎中,男,一九三〇年四月出生,江苏省涟水县人,教授,主任医师。曾任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医学与哲学》杂志特约编辑、《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现任《山西中医》杂志顾问、山西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高级顾问。 于慎中教授1957年大连医学院(今大连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分配来山西医学院(今山西医科大学)工作。1959年参加山西省第一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1961年结业。先后担任山西省西医学习中医班教师、山西医学院中医教研室及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1994年退休。1990年获山西省科委颁发的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获批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中,于慎中教授善于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诊治内科疾患,尤其擅长诊治消化、呼吸系统疾病和运用活血化瘀治则治疗..
-
中华当代名中医经验方之‘陈潮祖’中医学/临床 2021. 4. 18. 23:51
陈潮祖 陈潮祖,男,汉族,一九二九年二月十二日生于四川省宜宾县李场镇。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喜爱读书,善为文,天资聪慧。十八岁毕业于宜宾师范学校,后因母亲宿疾久困,常延医诊治,长期耳濡目染,渐至心有所感,情有独钟,遂矢志岐黄,以济世活人而师从同里孙芳庭习医。孙氏以善治伤寒、内伤杂病享誉一方,因而在传道授业时特别强调《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学习,陈氏正是以此为起点步入中医学殿堂的。在此基础上,他又自学了《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温病学代表作。学成,悬壶桑梓,治病多有良效,医誉鹊起。 1957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师资班,1958年留校从事方剂教学工作。曾任成都市七、八、九届政协委员。1991年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定为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92年经国务院确定为对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医药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获荣誉证书。..
-
中华当代名中医经验方之‘周仲瑛’中医学/临床 2021. 4. 16. 21:59
周仲瑛 周仲瑛,男,汉族,一九二八年生,江苏如东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省级中医内科急难症重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名老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研究生导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二〇〇七年,被聘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二〇〇九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著名中医大师之一。 周仲瑛教授家世业医,幼承庭训,随父周筱斋学习中医,曾就读于上海医学院。1947年毕业后,悬壶桑梓。1955年入南京中医进修学校进修。曾先后任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南京中医学院(现更名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院长。主持承担了37项研究课题,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2项,主编、副主编《中医内科学》教材等专著27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2008年1月获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
-
中华当代名中医经验方之‘许心如’中医学/临床 2021. 4. 15. 23:50
许心如 许心如,女,出生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籍贯上海。许心如教授出身中医世家,其曾祖父常常亲自采药给患者使用,外祖父姜子楣和舅舅姜岳甫,是当时江浙一带的名医,曾师从孟河费伯雄。母亲姜毓清也常侍诊于外祖父左右,耳濡目染,亦得其要旨,继承和发扬了费伯雄『醇正』『缓和』的医学思想。许心如教授从小就接受家族前辈的熏陶,故其临床思想源于费伯雄先生。 许心如教授1952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工作。20世纪50年代响应党“西医学中医,整理提高祖国医学”的号召,于1959—1961年参加北京市第一届西医学中医脱产学习班,系统学习中医三年。许心如教授是国内名牌大学毕业后最早系统学习中医的中西医结合专家。1962年结业后至今一直在北京中医医院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退休后继续在北京中医医院从事专家门诊、特需门诊及师带徒工作,迄今行医六十余年,擅长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
-
中华当代名中医经验方之‘柴浩然’中医学/临床 2021. 4. 15. 09:53
柴浩然 柴浩然,男,汉族,生于一九二三年,卒于一九九三年,山西万荣人,山西省运城市中医医院(原运城地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著名中医学家,曾任运城地区中医医院内科主任、荣誉主任,中医学会理事,《山西中医》杂志编委,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万荣县、运城市一至六届政协委员。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柴浩然先生出身教育和中医世家,自幼受其父柴宰臣熏陶,秉承家学,嗜岐黄术。1936年从师于本邑名师谢荩伯先生门下,后又侍诊于名医周紫微先生,家传师授,尽得其真传。1943年就读于马乐三与尉稼谦先生创办的天津国医函授学院;1950年受读于西安沈伯超先生主办的秦岭中医夜校;1951年参加山西省第一期中医进修班;1953—1954年访学江南达一年之久,拜访海内外著名医家陆渊雷、张赞臣、陆瘦燕、叶橘泉、承淡安等先生,并作为遥从问业师。从此临证得心应手,医术精湛,渐次誉满..
-
中华当代名中医经验方之‘方和谦’中医学/临床 2021. 4. 13. 09:52
方和谦 方和谦,男,汉族,生于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卒于二〇〇九年十二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中医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研究会副主委,北京中医药学会原会长,北京市科协常委,北京市红十字会理事等社会职务。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二〇〇九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首都国医名师,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著名中医大师之一。 方和谦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家训,勤于治学,融会贯通诸家而精于仲景之学,探索《伤寒论》之精髓,颇多心得。他精通伤寒,却不自诩为经方派,主张经方和时方合用。 他13岁随父学医,19岁即考取中医师资格,悬壶京城。20世纪50年代初,他先后任职于北京市卫生局中医科及北京中医学校,担任《伤寒论》教研组组长。20世纪60年代,担任朝阳医院中医科主任,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方和谦教授长期坚持临床实践,善于总结思..
-
中华当代名中医经验方之‘邓铁涛’中医学/临床 2021. 4. 12. 14:53
邓铁涛 邓铁涛,字锡才,男,广东开平人。中共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代著名中医药学家。一九一六年农历十月十一日出生于一个中医家庭,一九三二年就读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一九三七年毕业,为该校第九届毕业生。 邓铁涛教授自参加工作以来,历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教导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师、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副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一届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基础理论整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史学会委员,广东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广州市科委顾问等职。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中华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名誉理事,广东省卫生厅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史学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邓铁涛教授在长达60年的医疗教学科研实践中融古贯今,学验俱丰,提出一系列对现代中医学发展有影响的理论学说。他在临..
-
贺普仁国医大师-贺氏三通法之套穴中医学/针灸推拿 2021. 3. 16. 16:25
贺氏三通法之套穴 【小扶正】 穴位组成: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功用:一切扶正治疗的基础方。疏肝、健脾、理气,主要用于实证、热证。 【脐4】 穴位组成:中脘、天枢、气海。 功用:调血、养血、补气。 【大扶正】 穴位组成: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中脘、天枢、气海。 功用:疏肝、健脾、理气、养血。主要用于虚证、寒证。 【肾8】 穴位组成:肾俞、气海俞、大肠俞、中空。 功用:补肾、补益先天。 【完全大扶正】 穴位组成: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中脘、天枢、气海、肾俞、大肠俞、中空。 功用:疏肝、健脾、理气、养血、益肾。先天之精、后天之本同时调补。 【18好】 穴位组成: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中脘、天枢、气海、四满、水道。 功用:调治各种男科、妇科、泌尿系统疾病。 【痛10】 穴位组成:肾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 功用:主要用于治疗痛经、不孕、骶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