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泻下剂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学/方剂 2017. 7. 7. 15:06
泻下剂
第一节 寒下
大承气汤《伤寒论》[dà chéng qì tāng]
组成与用法 大黄12克,厚朴24克,枳实12克,芒硝9克。水煎,大黄后下,芒硝溶服。功效 峻下热结。
主治 ①阳明腑实证。症见大便秘结,频转矢气,脘腹痞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干黄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②热结旁流。症见下利清水臭秽,虽利而脐腹疼痛不减,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数。
③里热实证之热厥、抽搐、痉病或发狂。
方歌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
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
去硝名曰小承气,便硬痞满泻热良;
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备注 气虚阴亏,燥结不甚,肠胃无热,或表证未解,均不宜使用。年老体弱者慎用,孕妇禁用。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dà huáng mǔ dān tāng]
组成与用法 大黄12克,牡丹皮3克,桃仁9克,冬瓜子30克,芒硝9克。水煎,去渣,纳芒硝,再煎沸,顿服之。
功效 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 肠痈初起。症见右下腹疼痛拒按,或右足善屈而不伸,伸则痛甚,甚则局部肿痞,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方歌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囊;
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备注 肠痈溃后以及老人、孕妇、产后,均应忌用。
大陷胸汤《伤寒论》[dà xiàn xiōng tāng]
组成与用法 大黄10克,芒硝10克,甘遂1克。水煎,溶芒硝,冲甘遂末服。
功效 泻热逐水。
主治 结胸证。症见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大便秘结,日晡小有潮热,或短气躁烦,舌上燥而渴,脉沉紧,按之有力。
方歌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
专治热实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
备注 平素体虚或病后,不任攻伐者禁用。
第二节 温下
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wēn pí tāng]
组成与用法 大黄15克,当归、干姜各9克,附子、人参、芒硝、甘草各6克。水煎服。
功效 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主治 脾阳不足,寒积腹痛。症见便秘腹痛,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或久利赤白,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方歌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
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疗效强。
备注 实热便秘与湿热泻痢者禁用。
第三节 润下
麻子仁丸《伤寒论》[má zǐ rén wán]
组成与用法 麻子仁500克,芍药250克,炙枳实250克,大黄500克,炙厚朴250克,杏仁250克。上为末,炼蜜为丸,每次9克,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也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 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 脾约证。肠胃燥热,津液不足,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方歌 麻子仁丸枳朴黄,更加杏芍蜜丸尝;
润肠通便治热燥,缓下之中力颇强。
备注 老弱、孕妇及血少阴亏而致便秘者,不宜用。
济川煎《景岳全书》[jì chuān jiān]
组成与用法 当归9~15克,牛膝6克,肉苁蓉6~9克,泽泻4.5克,升麻1.5~3克,枳壳3克。水煎,饭前服。
功效 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主治 老年肾虚。症见大便秘结,小便清长,头目眩晕,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迟。
方歌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
阴虚血弱肠中燥,滋阴养血便自通。
备注 凡热邪伤津及阴虚者忌用本方。
第四节 逐水
十枣汤《伤寒论》[shí zǎo tāng]
组成与用法 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为末,或装入胶囊,每取0.5~1克,每日清晨空腹以大枣10枚煎汤送服,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功效 攻逐水饮。
主治 ①悬饮,胁下有水气。症见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
②水肿。症见全身悉肿,或以下半身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方歌 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
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备注 体虚及孕妇忌用。
第五节 攻补兼施
黄龙汤《伤寒六书》[huáng lóng tāng]
组成与用法 大黄(即将军)9克,芒硝12克,枳实6克,厚朴3克,甘草3克,人参6克,当归9克,桔梗3克,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功效 攻下通便,益气养血。
主治 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症见自利清水,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谵语甚或循衣撮空,神昏肢厥,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
方歌 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
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中医学 > 方剂'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治风剂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0) 2017.07.17 理血剂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0) 2017.07.07 理气剂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0) 2017.07.07 安神剂 开窍剂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0) 2017.07.07 固涩剂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0) 2017.07.07 补益剂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0) 2017.07.07 祛暑剂 温里剂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0) 2017.07.07 和解剂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0) 2017.07.07 清热剂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0) 2017.07.07 解表剂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0) 2017.07.07